喧嚣城市的车水马龙中,外卖骑手、快递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于大街小巷,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城市注入活力,却常常面临“无处喝水、无处休息、无处充电”的难题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以“家门口的温情驿站”为定位,聚焦新就业群体的迫切需求,用精细化服务破解“三无”困境,让奔波的劳动者有了歇脚充电的“暖心港湾”。
“补给站”暖胃又暖心
很多户外工作者都面临着“饮水难”问题,兴乐社区免费提供热水、一次性纸杯和应急医药箱、应急雨具等。考虑到配送高峰期需求,还特别增设“能量补给角”,配置微波炉方便加热自带餐食。“以前只能在路边吃饭,现在能安安心心的坐在这里喝口热水、吃口热乎饭,感觉整个冬天都暖和了。”快递员王师傅道出了许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。
“延伸点”方便又快捷
在西五路交大二附院点位,兴乐社区联合城投驿客增设“骑手驿站”,提供医疗急救包、共享针线包、微波炉等服务。为解决移动设备“续航焦虑”,驿站内还贴心配备插座、共享充电宝、免费Wi-Fi等。“抢单间隙充个电,手机满血复工更安心!”外卖员小李说道。
“休憩舱”放松又充实
走进兴乐社区“骑手驿站”,图书墙、休闲桌椅、咖啡馆一应俱全。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“加油站”,更是精神滋养的“能量场”:书架上的党史书籍、行业技能手册和惠民政策宣传册并列,定期开展的交通法规讲座、法律咨询、义诊、义剪等让休憩时光更有价值。每月开展的“外交官进社区”活动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服务。网约车司机张姐笑着说:“等单时看看书,孩子还能在这里参加社区的课后活动,感觉自己也是社区大家庭的一员。”
从“一杯水”的温度到“一张椅”的关怀,兴乐社区用“小空间”托起“大民生”。这里不仅是城市运转链条上的温情节点,更成为传递城市文明、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的红色阵地,也让每一位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感受到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编辑: